1. 首页 > 历史常识

晋楚之争有什么战役,城濮之战的原因

  1、城濮之战是春秋时代反映了华夏族和蛮夷的矛盾之战,是晋国和楚国争夺霸权的一场关键之战。

  2、在春秋中期,晋、楚两国为争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进行的战争。因两国实力都很强大,谁也制服不了谁,最终晋、楚均未能独自控制中原各国,战争以两强并霸中原而告终。

  3、晋文公重耳做了国君后,以超人的胸怀广纳贤士,使国势越来越强。有一天,宋国大司马公孙固送来告急文书,说宋城被楚兵包围,请晋国速速出兵解围。晋文公召集众臣商议对策。先轸说:“晋国如今大业初成,正是需要在诸侯中树立威信的时候,所以一定要帮助宋国解围。

  4、前632年(鲁僖公二十八年),晋楚之间的发生的城濮之战,是春秋时期晋、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战略决战。在这场战争中,楚军在兵力上占有优势,但是由于晋军善于“伐谋”、“伐交”,并在战役指导上采取了正确的扬长避短、后发制人的方针,从而最终击败了骄狂自恃的楚军,“取威定霸”,雄踞中原。

  5、城濮一战中,晋国大胜,晋文公建立了霸权,楚国北进锋芒受到挫折,被迫退回桐柏山、大别山以南地区。中原诸侯无不朝宗晋国。再之后,晋军进入郑国衡雍,并在践土修筑王的行宫,向襄王献俘。周襄王策命晋文公为“侯伯”。晋文公要求诸侯“皆奖王室,无相害也。有渝此盟,明神殛之,无克祚国”。晋文公在“尊王”的旗帜下,顺理成章地登上了霸主宝座。
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,广西百科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,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。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791118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