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唐朝,称呼父母反映了社会的伦理道德和文化水准。
它不仅给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“孝”字核心概念,也与政治宗教等有密切关系。
在唐代,孝道礼俗中称呼父母的方式极为严格,如果有违背,就会惹来严厉的处罚。
例如,唐玄宗开元年间,一少年不尊敬他的母亲,不按照孝称呼母亲“母嗣”,因此被立即派进了军营去当兵。
据《宋书》记载,当时的礼俗要求子女称呼父母:“父辈称父昊、父元、父禅,母辈称母元、母德、母和、母嗣。
其中,父昊以视父亲为神明的尊贵, 父元是指尊敬老年的父亲; 父禅一词乃是将父子关系升华到佛祖弟子之间的崇高境界,母元表示对母亲居无可置疑的地位,母德高尚,母和提示女方宽仁,母嗣象征子女不敢违背母亲的心意。
唐朝对孝道的礼仪规矩进行了相对完备和详尽的整理,人们从那时起尊重父母的观念就深入到了当时的社会建构中。
唐朝对母亲的称呼
在唐朝,人们通常用“恩母”来称呼母亲,表达出孩子对母亲的尊敬之情。
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儒家思想,把家庭关系当作社会的基石,尊重父母的国家完全没有被遗忘,而在唐朝,它也被多次写入经典,如《五代史》等, “孝悌父母之事,乃孔之教。
遵恩母之德,乃孝之则”,这种文化一直传承至今。
在唐朝有重视孝义礼仪,尊重父母的思想。
孝悌父母就被视为一种伦理准则,尊重父母的态度更要心怀感激,怀念父母。
唐朝人们通过“恩母”来称呼母亲来表达尊重与感激,充分展现出母爱的伟大与神圣。
唐朝家庭成员称呼
唐朝家庭称呼主要有父亲是“父亲”,母亲是“母亲”,孩子称呼有长子“长儿”,次子“次儿”,三子及以后的儿子是“季儿”,大女儿称“大女”,次女儿称“次女”,三女及以后的女儿称“季女”。
叔叔娘家的子女称“叔”,姑娘家的子女称“姑”。
从姑祖上以至六世以后的男性后代,称为“伯”、“叔”、“季”。
外祖姑祖、六世以外的女性后代,称为“姑”、“婶”、“季”。
兄弟称兄长妹、弟称弟兄。
郎君呼弟郎,小郎呼兄妹,帝王呼太子、公主称外公及婆婆,皇太后称母上。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,广西百科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,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。